生物领域的大数据有多值钱?

点击标题下「大数据文摘」可快捷关注

欢迎熟悉外语(含各种“小语种”)的朋友,加入大数据文摘翻译志愿者团队,回复“翻译”和“志愿者”了解详情。

作者:Chientung

摘自:36氪

网站:www.36kr.com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https://v1cdn.cnq.net/file/2010/2173mko43bwl4ce.png" />

近日,著名制药企业 Genentech 向 23andMe 注资 6000 万美金,用于分享后者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基因组数据。

我氪曾多次报道过这家基因技术公司。好吧,我们这么关心这家公司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它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Anne Wojcicki 正是谷歌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 的妻子(分居了?)。目测我身边不少生科妹子(以及女性老师)都很羡慕她有一位有钱的丈夫可以为自己做实验买单。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

言归正传,23andMe 是一家好公司,Anne Wojcicki 也被认为是一位好科学家。但基因技术涉及人类隐私以及令很多科研工作者头疼的伦理问题,这导致 23andMe 开展业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13 年 11 月,FDA 叫停了 23andMe 与健康有关的数据解读服务,虽然这意味着消费者依然可以拿着数据找懂行的从业者解读,这项禁令的确“减缓了我们新客户的增长速度”。

作为一家烧钱的公司,23andMe 获得的上一笔大投资是 12 年从谷歌、Facebook 股东 Yuri Milner 等筹集到的 5 千万美金。随着庞大资金的流入,23andMe 现如今拥有庞大的基因数据库。和谷歌、Facebook 不同,Genentech 是世界级的制药企业,近日却出乎意料慷慨解囊,给出了这笔预付款 1 千万美金,后续 5 千万美金的投资 — 尤其在 23andMe 似乎正处于低谷的时候。

Anne Wojcicki 认为正是 23andMe 拥有的数据吸引了来自药企的投资,“这说明了一个事实,药企对我们拥有的庞大信息很感兴趣。我们拥有大量想要参与研究的人群,我们也可以做的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的研究方法更快更有效”。

很显然 Genentech 确实也是这么想的,负责技术创新和诊断业务的 Alex Schuth 被 23andMe 和 Michael J. Fox 基金会联合招募的一万两千名患者以及得到的数据所震惊。他认为,“很显然这样的合作将是为患者们开发新药最好的方式。”

有趣的是,其实 Genentech 并不是 23andMe 第一次和药企合作,去年他们和辉瑞一起开展了一项针对克罗恩病(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疾病)的研究。

但是最新的这笔投资衬托出 23andMe 现有的数据库的规模和力量,Genentech 将会使用其中一个大型数据库:帕金森氏病数据库。23andMe 的诊断服务只涉及了科学已知的那些基因突变,而 Genentech 想要走的更远,他们想要得到 3000 名帕金森氏病患者或者他们的一级亲属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Genentech 想去挖掘新的药物靶点。

除开这项合作一定会涉及到的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外,Anne Wojcicki 不得不寻求改善与 FDA 的关系,她希望能将用户数量从 80 万提升至 100 万。因此她雇佣了 Genomic Health 前雇员 Kathy Hibbs 来负责公共关系。

Anne Wojcicki 希望 2015 年一切能变得顺利起来,尤其希望 FDA 能再次批准数据解读服务。因为如果这些信息被认为价值不大的话,公司将会面临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不过即便如此,23andMe 的数据库现在还是很受欢迎的:旧金山一家叫 Reset Therapeutics 的公司也在用他们的数据库寻找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靶点。

最终 23andMe 还是需要再次对他们的数据库进行扩充的,不过看起来还等得起。早在 Anne Wojcicki 创立 23andMe 时,有一家大型药企的朋友就告诫如果她真想做出什么不同凡响的事情,起码等 10 年,直到 FDA 定义好什么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否则,她得换一个策略,趁早把公司卖了。Anne Wojcicki 则不以为然,认为需要放条长线。

虽然看起来短期内 FDA 不会放松对 23andMe 的监管,但我还是相信 23andMe 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比研究机构和医院更有效率,也为那些受限于财力的研究人员或者公司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信息。FDA 应该更有效一些,快一些制定能保障隐私信息和伦理规范的政策,少一些官僚。(36氪)

【医疗大数据栏目介绍】

2015年2月7日“医疗大数据专栏”正式成立。随着基因芯片及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医疗大数据迅猛发展,既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大数据技术的受益者。大数据文摘2013年7月成立,我们专注数据,每日坚持分享优质内容,从未间断,我们努力为读者和志愿者打造一个分享和交流平台。作为大数据文摘的志愿者群,我们中有不少人从事医疗大数据相关工作,关心医疗大数据的发展,愿意通过这个专栏,和大家一起分享医疗大数据的点点滴滴。

如果您是专业人员,愿意与大家分享,请加入我们,我们把这个平台和专栏做得更好。精准医疗的革命时代到来了,让我们一起关注医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主编介绍】

有意联系译者的朋友,请给“大数据文摘”后台留言,附自我介绍及微信ID,谢谢。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

孙强,资深生物信息专家,现在服务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事癌症基因组数据库管理工作。热爱大数据,加入大数据文摘志愿者行列一年有余,愿以文会友,广结大数据善缘。旅居美国多年,现在定居于大华府地区。

读过的学校:山东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加大洛杉矶分校( UCLA )

生活过的城市:淄博,济南,北京,洛杉矶,华盛顿

其他爱好:足球,钓鱼,打牌

大数据格言:big data is better data
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

原文发布于宽客论坛,点击阅读原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